工廠TPM設備管理活動主要內容?TPM追求的是生產系統(tǒng)的zui大效率。為了在生產系統(tǒng)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防止因故障等造成損失,需要在制造現(xiàn)場構筑一種體系,這種體系的目標是建立一種損失為零的企業(yè)素質,它需要企業(yè)全體成員的參與。

PM含義
TPM管理,即“全員生產維修”,70年代起源于日本,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,其主要點就在“生產維修”及“全員參與”上。通過建立一個全系統(tǒng)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,使設備性能達到zui優(yōu)。
TPM管理工作是企業(yè)的重點設備管理工作,是企業(yè)實現(xiàn)
精益生產的一個關鍵,從理論上講,TPM是一種維修程序。它與TQM(全員質量管理)有以下幾點相似之處:
(1)要求將包括高級管理層在內的公司全體人員納入TPM;
(2)要求必須授權公司員工可以自主進行校正作業(yè);
(3)要求有一個較長的作業(yè)期限,這是因為TPM自身有一個發(fā)展過程,貫徹TPM需要約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,而且使公司員工從思想上轉變也需要時間。
TPM
TPM和QC小組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,TPM是通過使用設備技術和保養(yǎng)技術等固有的技術,在改進車間制度的同時改善企業(yè)的素質,而QC小組活動的特點是使用管理技術,通過小團體的自主活動改善企業(yè)的素質。TPM是以日本機械設備維修協(xié)會為中心開展活動的。
TPM的目標是無事故、無公害、無次品。如果發(fā)生事故,生產就必須停止。一旦發(fā)生公害也同樣要停止生產設備的運轉以研究原因,采取對策。發(fā)生次品時也是如此,生產設備要停止運轉一直到排除造成次品的原因為止。
TPM的目標就是保障生產的正常進行,實現(xiàn)無事故、無公害和無次品。同時通過完善機械的制造方法、使用方法以及保養(yǎng)方法來提高生產的效率。由工序不合理或是工藝水平低下造成的次品損失,由經常停車或速度緩慢造成的速度損失,以及由故障引起的停工損失都會降低生產效率。開展TPM活動旨在徹底地消除浪費,包括消除準備調整時間的浪費,返工的浪費以及因刀具不良而產生的浪費等。
開展TPM管理活動的另一個目的是要防止故障于未然。設備要按照計劃進行保養(yǎng),以保證其不發(fā)生故障。要使用機械設備的診斷技術來預測故障的發(fā)生,進行保養(yǎng)。TPM管理活動旨在造就一種應有的理想的現(xiàn)場狀況,如通過清理、整理和打掃建立一個整潔干凈的車間,這樣才能保障員工的安全,提高生產的效率。
TPM管理活動尊重員工,重視員工參與管理。TPM通過全體參與的小集體活動方式進行。要通過包括制定規(guī)章制度在內的方法,讓全體成員參與生產活動以實現(xiàn)TPM的目標。TPM活動只有通過員工的創(chuàng)造才能實現(xiàn)該活動的目標。應該通過尊重員工,和員工進行意見溝通,來實現(xiàn)TPM活動的目標。
TPM是全體參加的小集體活動。它通過正式組織主導的小集體活動來解決個別問題。它強調操作人員自己進行機械設備保養(yǎng)。由操作人員進行加油、清掃、調節(jié)、檢查和擰緊松了的螺絲,使機械保持zui佳狀態(tài)。
定期檢查和故障修理由專門的保養(yǎng)修理人員承擔,在TPM中也有計劃保養(yǎng)。由專門人員根據(jù)計劃對設備進行改進保養(yǎng)、定期保養(yǎng)以及故障發(fā)生前的預測保養(yǎng)。在TPM活動中要進行提高運轉、保養(yǎng)技術培訓。
同時,由于生產新產品和使用新設備時容易發(fā)生問題,因此TPM活動中還制定初期管理體制,使產生問題的可能降低至zui低限度。制定質量保證體系,消除次品的因素也是TPM活動的重要內容。此外,開展TPM活動還可以在管理部門和間接部門建立起高效率的體制,以及保障安全、衛(wèi)生等。
TPM活動可以取得如下成效:提高生產效率,提高質量,降低成本,縮短交貨時間,改善安全、衛(wèi)生和環(huán)境,提高士氣。之所以能夠提高士氣是因為,通過增加革新建議,自己的設備自己保養(yǎng)之類的自主管理,可以實現(xiàn)無故障、無次品,這樣使得員工感到自己只要努力,就可以做得很出色,從而增強自信心。

1、TPM管理活動的目標是無事故、無公害、無次品,以及徹底消除浪費,防止故降于未然。
2、TPM具有組織全體參加小集體活動,讓操作人員自己進行設備保養(yǎng),按照計劃進行保養(yǎng),提高技術水平,建立初期管理、質量管理以及安全衛(wèi)生體制的功能。
3、TPM具有以下成效:提高生產效率,提高質量,降低成本,縮短交貨時間.改善安全、衛(wèi)生、環(huán)境,以及提高士氣。